清华2003报业经营国际峰会西摩·托平演讲稿
公元二00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亲爱的同行和朋友们:
欢迎来到这个充满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丛林,一个能给你带来巨大回报,但同时也有着残酷竞争环境适者生存的地方。只有遵守了一定的规则,你才能在这里生存和发展。根据美国的经验,其中主要的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接受变化是经营者面对的定数。而读者和广告商们的品位和需求也不断地在改变。如果你没有紧随其后和对他们的需求做出反应,无疑你经营的报纸就将被淘汰掉。这给中国的报纸编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全球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而你们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是所有当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因而,你们的报纸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更机动性的调适到一程度会对编辑们的敏感度、技能和勇气造成严格的考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能拥有电视和电脑,以及能利用互联网,处在电子媒介激烈竞争下的你们就被赋予了更加严峻的使命。
那幺接下来该怎幺做呢?如果可以,在此我还是想借用美国的经验来做参考。假使你要准备去适应读者和广告商们不断变化的需求,你也会非常自信地去面对未来。关于美国的电子媒介竞争,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一些观察家们将"报纸"戏封为"恐龙",并预言了它的消亡。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如果我们考虑一下历史上的相似情况,也就不难发现的。其实关于报纸的极端预言在广播刚出现时也同样存在过。当时电视时代开始之后,就曾有人说广播不再会有什幺前景了。而恰恰相反,现在广播在美国正办的红红火火。不!报纸绝不会屈从于互联网。正如广播适应电视一样,美国的报业也在它们的编辑内容和广告业务上不断地适应着电子媒介竞争的挑战。结果是报纸的发行量仅仅除了相对而言些许的下降外,总体上发展势头都很好。在美国,有超过1,400份日报和超过800份的周日版报纸在发行。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经营两家报纸的。假若在某些城市存在着两家互相竞争的报纸,它们俩一定是签署了"联合经营协议",规定了编辑部门相互独立但要整合生产设备和共同承担成本支出。作为补充,许多美国报纸现在都在网上开办了电子版。然而,当像《纽约时报》这样一家报纸的电子版能拥有一千五百万的注册用户时,从互联网经营中得到的利润还是微不足道。而目前为止它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它的印刷版。
你们可能会听出来我本人对于报业的前景并不悲观。的确也是如此。但是,我不会假装成对你们的报业发展所处的境况非常熟悉,以致于可以以绝对的自信来预测你们的未来。而我也会因在你们的国家以一个顾问的身份出现而感到犹豫,因为这里曾是纸张和活字印刷的发源地,这里的记者和他们的报纸还曾在对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当中的许多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最严肃地审视中树立了令人钦佩的标准和原则。你们正面临着从政府补贴到走入市场的转变过程中的新问题,但是你们并不是新手。你们已经是在各式各样的订购和街头推销的训练中身经百战,同时也参与了和无数的出版物争抢广告的毫无避讳的竞争之中。
然而,我认为很有必要在此向你们重述《纽约时报》也曾经历过的一段拥有暗淡前景的历史时期,正如你们当中一些人今天所面对的一样。那时我还担任这家报纸的执行主编。我们的问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与你们在很多方面有不同之处。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社会在发展它的新闻技能时,都要与它的文化、政治体制和人民的特殊需要相符合的。但我们两个国家的报业新闻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永恒不变的因素,来决定我们的得失成败。而今天,我本人也正是基于这些永恒不变的因素来做本次讲演的。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纽约时报》陷入了金融困境。它的发行量和广告业务都在缩水。作为我们主要市场中的许多读者开始从纽约城搬到了郊区,而在那里,他们为了迎合地区性的需求而转向订购一些当地的小报,也使得我们的报纸不再赚大钱了。当时时报公司曾经发生过由加拿大的印刷厂赚的钱比报纸本身还要多的现象。但到了70年代中期,几样关键性的发展把时报由灾难边缘拯救回来。
《纽约时报》的发行人阿瑟-奥克斯-萨尔斯伯格曾组建了一个商业管理团队,渴望与编辑们紧密合作,并愿意冒险改变报纸的形式。而就在那个历史时刻,我们的报纸还是一份相当单调且广告收入不断下降的两版面报纸。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开始对能影响读者群和广告业务的报纸形式及其市场进行了彻底地审视和思考。很明显,我们需要有新的版式出现。而其中我们首先共同推进的是开始在纽约市的郊区发展周末版报纸,从而可以在我们主要版面报纸所能允许的篇幅外加大了地区性新闻的大量报道。从哲学上来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受众在态度和兴趣上的转变。从"越南战争"的创伤中走过来的美国人民,正期待着进入更加自我满足的个人生活形态中。他们在寻求更加舒适的生活,以及在家庭和工作的管理与日常生活的享受中获得更大的便利。当然,这种人生态度上的变化对于你们是再熟悉不过了。由于经济的巨大发展,你们许多的读者当然也变得愈加消费者化,并更加倾向于娱乐性和其它的乐事。
关于《纽约时报》对这些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反应,我们于1976年发行了周末版。这份周五出版的报纸刊登的都是一些娱乐和文化性的报道,突出了对事件的详细指南和对最有价值新闻的回顾的个性化服务,而在读者和广告业务上很快便取得了成功。这些成功也促使我们开始思索其它生活形态的报纸版面。但作为编辑,我们犹豫了,我们担心朝向满足流行需求的领域的发展或许会削弱了该报纸固有的严肃特色及其对硬新闻全面的报道。我们从两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请求并得到了发行人的承诺,保证用来刊登硬新闻的版面,包括地方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金融新闻和科学新闻,诸如此类的报道,将不会被减少和让位于对生活方式的报道。其次,我们要求自己运用传统上写硬新闻专栏的质量标准同样来要求我们对生活方式的报道。我们不允许用宣染取众的报导来吸引住我们的读者。
《纽约时报》周末版出版了六个月之后,我们开办了生活版,其报道涵盖了从厨艺、餐厅饮食到个人健康、购物的方方面面。接着的第二年,我们还出版了旨在提供如何满足家庭和园艺需要的一些小窍门的家庭版。而后紧跟着是周一运动版和周二"科学时报"的相继出版。这些都是为了适应读者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科学时报"上的计算机专栏报道招揽了源源不断的广告业务。所有这些版面都被放在了报纸的"C"版里,也作为设定好的四大版面报纸的第三部分被放在了重大新闻版和报道地方性新闻的都市版的后面。而你们当中的一些报纸,包括一些街头小报,也已经在尝试着将正如我们"C"版里的那样一些软性新闻,来吸引你们日益增长的富足而高素质的读者群。
1978年,《纽约时报》这份日报的第四个版面"每日商业"版开办,逢周一至周六出版。最初,一些金融版面曾经有限地尝试着报道了商业新闻但还是被其它的版面抛在了后头。而"每日商业"将一些硬新闻放在它的头版,其目标就在于满足普通的投资者而不仅仅是那些华尔街的专家们。正如今天中国的情况一样,一些较小的投资者都进入了股票和证券市场,或是直接投资或是通过养老基金来投资。而"每日商业"就是要去满足这些日益增加的经济阶层的各种需求和他们关于各种新的投资点的兴趣,比如定期存款,共同基金,和活期优惠储蓄等。这个版面显然还提供了一些对个人投资理财的建议,这项目对中国消费者在面临信用卡和家庭债务上所遇到的新挑战时可以提供适时的服务。"每日商业"对于已经主宰商业新闻报导多年的《华尔街日报》是一个挑战。在此我想说:随着目前中国成为了世界市场中的领导者之一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外渴求得到关于这个国家贸易和投资机会方面的可靠信息。那幺中国的出版物就很有必要与国际商业出版物一起开发和利用这些需求。
拥有四大版面的《纽约时报》的其中一个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新颖和更大胆的设计和规划,也正是它运用了创新的字体和更大量地使用照片和其它的图表,才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时报还有很多年才能够有新的生产设备实现将日报报纸印刷成彩色版面,但就在这之前,关于我们这份四版面报纸的富于想象力的设计,也随着它越来越为众人所知,就已将原先犹如白发老妪的报纸转变成了如今活泼机智、令人爱惜的报纸。而设计转变上的加强也同样被用在了周日版当中。这些转变被《华尔街日报》描述为"近期报业历史上最成功的转变之一"。
假若没有记者和报内商业经营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就不会有以上的这些成就。为了维护报纸的评论独立性,新闻报导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已经竖起了一堵高墙。随着四版面报纸的出版发行,相互间的信任和理解克服了差异,融合了才干与精力,也为成功创造了条件。《纽约时报》变为了一个巨大的赚钱机器,而其四版面的设计也成为美国各大报纸纷纷效仿的对象。这份报纸的许多设计理念也都延伸到公司旗下的一些地区性报纸当中。在随后的几年里,报纸还会发生一些改变,包括增加新的版面来紧跟现今充满活力的发展原则。
1980年,由于新科技能实现将新闻稿即时传送给国内各大卫星机构,《纽约时报》开办了它的全国版。一开始也只是纽约市版报纸的简单再生产,而在编辑们多次的辩论之后,重点在于报道地方性新闻的地区版也发展起来,首先是为西海岸城市服务。因而全国版也就形成了今天这样构成全国稳固的发行量中的中坚力量。目前,纽约时报正在将其全球触角延伸到了在互联网上发行电子版和《国际先驱报》的卫星传送。
我们的全国版所规划的地区性特质可能对中国报业的未来有所启示。你们辽阔的疆域和多样的地区为卫星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市场。在此,我指的并不是像《人民日报》这样政治色彩较浓的中央宣传机关,而是指那些能满足一般意义上地方消费者的品味、需求和问题的地区性新闻机构。一些你们的省级报纸纷纷开设了地方化的都市版,就证明了你们已经在开发和利用城市市场中的各种机会。
在以上回顾《纽约时报》的历史转折点的过程中,我已经大量地针对有关这份四版面报纸在结构问题上做了详细的介绍,因为我相信这些经验一定会对你们即将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时很有帮助。然而,如果我没有强调《纽约时报》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与另外一些基本原则有关,那就是我的粗心。而这些基本原则都体现在1970年开设的被我们称为"社论─意见版"的报纸核心版面,它面对着的是评论版。让我给各位对这个版面作一些背景介绍。和传统一样,我们的评论版拥有自己的编辑和完全独立于新闻部门的功能。这些评论版的编辑直接向发行人报告,发行人亦可藉社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行人并不会参与和影响到每一日的新闻报导和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工作将会在执行编辑的监督下完成。这样,我们就在新闻报导和发表评论之间有了一堵墙。而《纽约时报》的读者要求这堵墙要毫不妥协地维持下去。他们期望从社记者到报社员工都能够独立于所有的特殊利益集团,包括政党和政府。《纽约时报》的成功来源于以下的原则:全面和公正的新闻报道、新闻与评论意见的分离以及独立。而"社论─意见版"提供读者发表言论的空间则更加强了以上原则的实施。这个版面邀请读者寄来发表五花八门意见的文章,这些读者投书对报社的社论常有所批评。在短时间内,《纽约时报》的"社论─意见版"成为了这份报纸最受欢迎和最值得一读的版面之一。我建议大家,在重视进入市场的经济条件的同时,为了事业的成功,更应当通过邀请你们的读者踊跃自由地在专栏里发表他们的意见和看法来开发这个市场的思想条件。开辟自由发表意见的论坛更是很大程度上响应了胡景涛主席近期关于公民广泛参与到政治程序之中的号召。
|